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食品安全再升级!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这些标准涵盖食品标签、特殊膳食食品、食品产品、生产经营规范、食品添加剂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此次更新对食品标签标示要求进行了全面优化和升级,在国际上率先推广应用食品数字标签,提升消费者阅读体验。
新国标重点:食品标签全面升级
新发布的两项食品标签标准对食品标签的标示要求进行了全面优化和升级,其中,《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将强制标示致敏物质,并要求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以到期日的形式标示,消费者不再需要自行计算保质期。此外,新标准还推荐标示“消费保存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避免食物浪费。值得注意的是,新标准明确禁止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容易误导消费者的用语,旨在引导消费者更科学地选择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更新,将进一步规范食品行业,保障消费者权益。
致敏物质强制标示,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新标准中,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制标示致敏物质。当预包装食品使用含麸质的谷物、甲壳纲类、鱼类、蛋类、花生、大豆、乳、坚果八大类食品及其制品作为配料时,必须在配料表中以加粗、下划线等强调方式,或在配料表下方通过致敏物质提示语,提示食品中含有的致敏物质。此举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降低食物过敏的发生概率。食品安全,从细节做起。
数字标签来袭,提升消费者体验
新标准率先推广应用食品数字标签,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扫描食品标签上的二维码获取食品标签信息,提升消费者获取食品信息的体验感与便利性。数字标签的应用,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又一进步,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食品信息获取途径。食品安全,科技赋能。
“零添加”说法将成历史,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
为了避免“零添加”、“不添加”等用语误导消费者,新标准明确禁止使用此类说法。很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存在误解,其实许多食品添加剂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关键在于了解食品的真实成分和含量。消费者应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关注食品的真实属性,而不是被营销宣传所迷惑。食品安全,理性消费。
营养标签升级,助力健康饮食
除了食品标签的更新,新修订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也进行了升级,强制标示的营养素范围扩大,增加提示语,引导食品产业营养化转型和居民饮食的健康消费。新标准增加了糖和饱和脂肪(酸)的强制标示,并要求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进一步落实“三减”健康生活方式。食品安全,健康饮食。
总而言之,这50项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涵盖了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对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消费者应关注食品标签信息,理性消费,保障自身健康。
转载请注明来自财经资讯网,本文标题:《50项食品安全新国标发布!“零添加”等说法将被禁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